「回收業是個最古老的行業,即收買佬。我們覺得,這行其實可以做更多的事。」據衞生署統計,2017年香港人丟了2.9萬噸紙包飲品盒,即是26億個250毫升紙包盒,平均每人每日丟一個,夠填滿4,360個香港大球場,叠高可直奔384,400公里外的月球,或者來回香港及東京48次。但香港卻一直都沒有紙包盒回收的設備與行動,而是統統丟到堆填區。
上星期,香港首間紙包盒回收廠正式開幕,大型機器把收集回來的紙包盒,以兩個大攪拌機攪爛,隔掉塑膠及鋁箔打成紙漿,送往越南的廁紙廠,把紙漿變成卷裝廁紙送回來。廁紙脫墨做得比想像中好,跟市面賣的廁紙一樣白。但因為再造紙的纖維始終不及原木漿的纖維長,質地雖軟,仍是有一點差距。但為了讓堆到月球的飲品盒有出路,那一點差距也無所謂吧。經營了十年廢紙回收,資訊機密處理有限公司的葉文琪(Harold)跟盧志聰(Nigel)表示:「我們想開紙漿廠有九年了!我們推出衞生紙的最大考慮,是想確保日後打出來的紙漿有出路,能成為有用的產品。」由開始到結束,又回到經濟圈裏,「成就一個循環經濟的模式。」
元朗的廠房內,工友正在處理滿地的辦公室廢紙,Harold跟Nigel則圍着堆紙包飲品盒觀看。「這些都好乾淨啊!好多人都把飲品盒剪開,洗淨才回收。」偶爾才有一袋飄着微微酸臭、未清洗的飲品盒,可能是公司活動完了送來的,得趕快處理掉,要是發臭了,弄出來的漿都會發臭報廢。而用來攪拌的水都會變壞,整缸水都要換掉,又是另一種浪費。「我想我們算是全世界其中一間最小的造漿廠,因為我們原意是處理垃圾變做原材料,所以只做一個簡單過濾。」
撞正行業寒冬 紙價大跌
從買機器、找廠房,他們預計要投資超過1,000萬港元。2016年向環保署回收基金申請了300萬元補助,可謂「瞓身大Project」,卻遇上回收業冰河時期似的寒冬。2017年以前,香港近九成的廢紙都送回大陸回收,但中國霧霾問題嚴重,同年中國逐步禁止廢膠、未經妥善分類的廢紙、電子廢物等俗稱廿四味的固體廢物進口,因為我們是「境外地區」,跟外國一樣需要申請批文才能入口,直接令香港部份廢紙回收公司結業,而世界各地大量廢紙送到東南亞地區。今年,中國新環保法實行,進一步收緊回收,東南亞地區也宣佈廢紙太多承受不了而減少廢紙入口,Harold說着都一額汗,「開幕禮後我們才知驚,那是自己問銀行借的錢啊!Mil Mill這間廠不賺錢,但我們覺得現有的業務可以養得起它,沒想到紙價跌得這麼急,由250美元跌到現在190美元,還要沒有定單!」機器每天可處理20噸的紙包盒,而每天10噸紙包飲品盒,生產約8.5噸的紙漿可達收支平衡。而現在,他們主要向75間中小學、維他奶公司,以及坊間回收組織如「不是垃圾站」等回收飲品盒,平均每日可回收一噸紙包飲品盒。這樣是否可行?「我們已預計未來兩年,都是賠錢的。所以要大力呼籲大家幫忙,回收及洗乾淨紙包盒。」
治本之法 源頭減廢
最大問題是,製漿機的操作都很複雜:要能打掉及溶掉紙皮,卻不能把鋁箔紙及膠片打得太碎,否則碎料混進紙漿裏,就賣不掉了。一噸的紙包飲品盒,機器只消半個到一小時就消化掉了,師傅們不夠時間摸熟機器操作,是現在最大的問題。
Harold常說:「回收是一件開心的工作。」他強調自己只是個生意人,不敢說有多環保,但能把廢物回收,重整成有用之物,那種滿足感是他一直追求的。但人在回收業幾十年,看着廢紙圍城情況越見嚴重甚至全球化,心裏還是生氣,「我們常說回收是白做的。」說到底都要源頭減廢。「有時很生氣,見到好多企業好浪費。現在有NGO搞回收二手利是封行動,其實每年我們不知回收多少全新的利是封!還有年曆,每年一月份就收到大量回收的年曆卡了。你要回收,不如叫他們不要再印了。」其實回收真不能完全解決得了問題,要幫到地球,除非能源頭減廢,「要由整個循環去想,由設計一件產品時,已想到到它壽命完結,如何回收再造,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!」
與企業合作 目標2025年八成回收
喵坊裏有個學習中心,與維他奶公司合辦,詳細介紹一個紙包飲品盒的誕生,回收,打成紙漿再變成各式用品的「盒生歷程」。Harold說,其實紙包飲品盒本身是個好發明,它延長了飲品的保鮮期,也比玻璃樽容易運送,減低運輸的碳排放。但香港近八成的紙包飲品廢物盒均出自維他,他們也要為此負上責任。今年,他們除了多在屋苑擺放紙包飲品回收箱外,還增設了紙包飲品盒回收車,定期去不同的學校及屋苑回收飲品盒及做宣傳,目標是於2025年前,回收八成以上的飲品盒。只要你準備好30個洗乾淨的紙包飲品盒,還可得小禮物一份。